成飛突破國外技術壟斷 實現殲10關鍵部件國產化
2015-9-18 來源: 作者:

中國殲10戰機
原標題:咬牙“向前走” 勾勒美麗人生——記中航工業成飛首席工藝師陳雪梅
“認真工作是人生最美麗的風景”,陳雪梅是這樣說,她也是這樣實踐的,從工藝員、主管工藝員一步步走來,逐漸勾勒出了自己的美麗人生。
陳雪梅主持參加過多個機種的工藝技術研究工作,帶領團隊努力鉆研,攻堅克難,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在殲10飛機某關鍵部件的國產化研究中,她克服困難,通過自行攻關,解決了工藝方案、數控加工、裝配協調、刀具研制等多項關鍵技術。該攻關成果不僅直接穩定應用于生產中,實現了國產化的目標,其形成的工藝方法成果也已在其他機型研制中推廣應用,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享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領先并達到了國外同類的技術水平。
在“梟龍”飛機研制中,她通過對“梟龍”飛機某部件制造的總體技術協調方案、技術難點、加工工藝、工裝設計與結構模型的建立、工裝制造、數控編程等方面的綜合性技術攻關,最終掌握該部件制造技術,提供了技術儲備,填補了行業空白。
近幾年,陳雪梅負責制定公司數字化裝配的總體規劃、數字化裝配生產線建設的頂層設計與工藝布局以及各個數字化裝配系統建設的技術方案,作為公司數字化裝配重大技術攻關的主要責任人,她帶領大家攻堅克難,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飛機大部件的數字化高精度裝配,取得了數字化裝配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作為技術牽頭人,陳雪梅在頂層工藝策劃、工藝總方案制定、工藝技術準備等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
為了實現高精度制造,她通過合理調整加工公差,在國內首次使用了負向縮減公差帶的制造方式。但這種負向縮減公差帶的制造方式其實是有風險的,零件價值十分昂貴,加工難度也很大,一旦出現問題,很可能導致報廢,嚴重影響生產進度,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曾有人勸她:“在國內制造業中,重量的偏差是很正常的,為什么偏要較這個勁兒?”而她卻堅定決心,站出來、豁出去,推動飛機制造工藝“向前走”。中途也難免有過失敗,但她哭一場,又振作起來,繼續咬著牙“向前走”。這一走,就有了數字化制造的全面推進,就有了大家對制造精度的嘖嘖稱嘆。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