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2017年境外企業和組織駐華機構聯誼會”在北京如期舉行。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34家相關組織和企業駐華機構的50多位代表應邀出席了會議,機床協會常設機構領導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惠仁、駐會名譽理事長吳柏林、執行副理事長王黎明出席會議,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陳惠仁代表機床協會向代表們介紹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總體情況,以大量詳實的數據和圖表闡述了機床工具市場需求變化情況和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的景氣度。根據機床協會對境內200多家重點聯系企業和部分駐華外企調查問卷結果分析,得出機床工具行業境內企業景氣度為34.5%,部分在華境外企業景氣度指數為41.2%,表明在華外企雖然也整體呈現運行下降或收縮,但仍好于境內企業。
對于2016年的基本估計,陳惠仁總結為兩句,即“向好前景可期,轉型壓力加大”。
對于2017年,陳惠仁給出基本判斷,認為會形成以下特點:市場下行接近觸底或基本觸底;基礎設施投資繼續發揮市場支撐作用;消費日益成為市場的主要拉動力;“三航兩機”成為高端需求的主要市場。同時他也表示,2017年還會具有新的不利因素,即房地產調控對市場的短期沖擊、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正常上漲、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
外企代表們分別介紹了各自所在企業2015年運營情況及對2016年的計劃或預估,同時對境內企業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連續的經濟下行,讓外企也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嚴冬的來臨,其中約一半的參會代表表示2015年的經營出現了下滑,下滑比例大多在8%~15%之間;山崎馬扎克、DMGMORI、瑞士百超等幾家公司情況較好,與2014年持平;只有北京發那科表現不俗,在2015年仍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北京發那科的景喜瑞總經理表示,公司運營增長的主要因素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和以手機為代表的3C領域的較好發展。
瑞士百超的市場經理孫英麗表示,盡管目前困難不小,但仍希望2016年能實現10%的增長。
交流中,外企代表們介紹了所在公司的后續發展規劃,也對民族企業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景喜瑞介紹說,發那科在2015年就開始嘗試了變革,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海德漢中國首席執行官賈江揚介紹說,外企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對于產品的研發投入相對穩定和持續,擁有較好的人才積累機制。在整體運營方面,他建議境內企業進行長遠規劃和市場鋪墊。有多位外企代表對境內民企的發展表示贊賞,認為民營企業潛力較大,不可小覷。
協會人員分析認為,增長較多的企業,大多屬于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產品定位中高端,所服務的領域具有較好增長,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能源、消費電子等領域占據較好市場份額;
二是產品質量過硬、性能穩定,特別是在市場大幅萎縮的情況下,以產品質量取勝獲得更大空間;
三是前幾年就已經提前布局和規劃,在細分領域深入耕耘,著力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產品、貼心服務和全面解決方案,從而在市場轉型升級中收獲成果。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