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到19日,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地區的小城圖賓根,數百名機床工具業內人士齊聚PaulHornGmbH(號恩)公司總部,這里正在舉行為期三天的號恩全球技術開放日活動。
據號恩集團總裁LotharHorn先生介紹,技術日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的技術日共有包括西門子、德馬吉森精機、巨浪、哈挺、雄克、斯塔瑪、雷尼紹在內的27家合作伙伴聯合展示各家最新的金屬切削技術。
中國工業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為期三天的活動共有約2800名觀眾參加,這還不包括學生和媒體。今年的技術日活動首次采用英語、德語、意大利語、法語、土耳其語五種語言來作技術演講。
小巨人公司
德國當地時間6月17日下午,號恩集團總裁LotharHorn先生和號恩集團全球銷售總監兼中國區總經理An鄄dreasVollmer先生接受包括中國工業報在內的5家媒體采訪,暢談號恩的全球布局和中國策略。
Horn先生介紹說,號恩是一個很小的公司,只有1300多名員工,其中900名在位于圖賓根的總部工作,公司在英國、美國、意大利、捷克都有生產基地,同時在全球20多個國家有代表處,在重要的國家還成立了子公司,其中包括2013年成立的中國子公司。
德國機床工具制造享有全球聲譽,若從企業的層面觀察,固然有西門子、德馬吉森精機這樣的大公司,但更多的還是規模較小的企業,而眾多的細分行業小巨人就隱藏在這些小公司中間,比如號恩。Horn先生說:“我們是槽加工專家。打個比方,金屬加工行業如果有1米的話,那么,我們涉足的領域只占其中的5厘米。但號恩的產品是國王級的。”
經過多年發展,號恩全球員工從300多人發展到1300多人,號恩的產品線也由最初的車槽加工刀具,擴展到車槽、切斷、銑槽、插槽、成型加工、鏜削、鉆孔、鉸孔、鏡面加工等多種加工工藝,產品應用范圍覆蓋航空航天、汽車、工程機械、能源、醫療等多個行業。在汽車領域,號恩為發動機、變速器、制動系統、剎車系統等提供汽車關鍵部件解決方案,其忠實用戶遍布全球知名的汽車企業及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航空航天領域,號恩刀具針對鈦合金、鎳基合金進行專門設計;在醫療行業,號恩能夠對非標刀具進行快速設計生產,再復雜刀具的小批量生產也僅需1~2周完成。
此外,在難加工材料方面,號恩德國總部也研制了用于加工石墨碳纖維材料和纖維強化樹脂、PEEK等難加工材料的超硬刀具,這些產品在國外有著很高的認可。
“號恩致力于在這個很小的范圍內進一步提高解決方案。”Horn先生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我們曾在全球推廣精密插槽加工工藝,沒想到這一工藝現在應用這么廣,幾乎成立了行業標準。最近,我們又研發了409、406立裝銑削系統,這一技術代表著全球最高水平,完全由號恩研發,如今已經在尖端領域成功應用。”
作為一個家族企業,號恩已經傳承了三代,其中頗多曲折。Horn先生坦言,剛接手公司的時候,企業經營也非常困難。但正是因為歷盡艱辛,員工都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現在,號恩的營業額比當初增加了15倍,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得益于一系列的革新措施。“我很自豪的是,大部分的革新措施都取得了成功。我只想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小公司,所有員工都是同樣的想法。”談到眼下的創新,Horn先生表示,公司很關注工業4.0的進展,這是一個未來生產過程的整合。號恩為此成立了工作小組。
中國的后來者
Horn先生在接受采訪時還表示,下屆技術日活動也許會舉辦中文技術演講。中國市場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號恩的產品很早就通過代理商進入中國,“代理商開拓市場的情況不是很理想,但這也不遺憾,重要的是今日和明天。”號恩集團全球銷售總監兼中國區總經理AndreasVollmer先生說,“中國子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這在我們開拓海外市場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中國市場發展很迅猛,現在的趨勢仍就是往上走,因為這個市場很大。”作為外資公司,盡管成立時間很短,但號恩中國管理理念卻非常開放。號恩中國團隊全部為中國本地人,并沒有德國人直接參與管理,這樣就充分發揮了中國員工的靈活性與主觀能動性,能夠快速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發展,克服了本土化進程中“水土不服”的現象。正因為此,號恩中國成立一年多就有盈利,正如號恩在其戰略目標中揭示的——“Thinkingglobally,actinglocally”——“思維全球化,實施本土化”才是號恩中國的發展策略。
盡管2013年才正式在中國設立分公司,但憑借著專業高效的團隊加上借鑒德國先進經驗,號恩目前在中國市場已經運轉良好。“就銷售額而言,號恩中國的銷售增長幅度達到20%以上,在五年之內,我們希望保持這樣的增長率。”號恩集團全球銷售總監兼中國區總經理AndreasVollmer先生向記者表示。
“取得如此優秀的業績令人歡欣鼓舞”,AndreasVollmer先生進而向記者解釋取得優秀成績的原因:號恩品牌定位清晰,即槽加工專家、非標刀具專家。“號恩在國內的非標產品占到營業額的70%,從客戶方的圖紙確認到號恩交貨,我們一般可以把交期控制在3~4周,這要超過很多國際品牌甚至超過許多本土品牌。同樣,在國外,非標刀具占號恩營業額的近50%,這需要我們有非常專業的非標設計團隊。拿汽車行業來說,現在中國承接了很多歐洲汽車工業的轉移,號恩利用這樣的平臺,將歐洲成熟的技術很快引進至國內,這使得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成功率很高。”
盡管號恩中國成立公司僅兩年多時間,但其“槽加工專家”的形象已經慢慢深入中國客戶,品牌知名度逐步提高。隨著號恩中國市場的漸趨成熟,以及中國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號恩也會將更多產品推向中國市場,大幅提高中國客戶加工制造水平。
在談到作為國際品牌,號恩如何適應中國本土化發展時,號恩(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中國區銷售總監惠子龍認為,德國制造的優勢在于人才和細節。“號恩中國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們所有的銷售工程師、技術工程師、應用工程師每年都會到德國進行1~2次培訓,每年都會舉行全球技術人員會議和全球的銷售人員會議,在公司看來,員工的個人水平的提高可以推廣至團隊整體實力的提升。把這一點堅持貫徹下去,就能保證在國內可以走到同行領先地位。每次在國外有新技術或新產品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工程師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技術信息,再把這些帶回給中國的客戶。這一點已經在我們的客戶反饋中得到好評,我們會把這個優勢繼續貫徹下去,把號恩在行業內領先的優勢繼續擴大下去。”
當然,作為德國刀具品牌,號恩也沿襲著德國制造注重每個細節的優秀品質。“在德國,一些細分的小市場做得非常精,號恩在德國的每個技術小組都擁有很強的能力,每個技術負責人除了分擔一部分的公司業務,還會在產品的設計、測試、生產過程中全程參與。小組化的模式讓我們這個大公司也能做得非常精、非常專”,惠子龍解釋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床工具市場,但它并不是最成熟的市場,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還處于中國傳統制造業模式中,距離德國先進制造模式還有一定的差距,不少中國企業在采購時欠缺考慮性能和產品全周期壽命,只注重單價。而德國模式則會更關注性能,除了刀具性能外,還會考量配套的所有設備的整體性能比,相比之下更理性更科學。中國制造業要想在國際上處于一流水平,還需要借鑒德國模式取其精華,號恩也會在中國市場不斷傳播先進理念,推動中國制造業的不斷進步。”
正是秉承在細分市場做專做精的戰略,號恩在中國、在全球穩扎穩打地推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看到該公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