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企業出海IREX展,這家工業機器人企業遭圍觀!
2020-1-13 來源:- 作者:-
12月21日,2019第23屆日本IREX展在日本東京國際展覽中心落下帷幕,本次展會由Japan Robot Association(JARA)主辦,主題為“The way towards a friendlier society, bridged by robots(機器人與和諧社會)”,來自全球的機器人相關企業齊聚于日本,展示世界最前沿的新科技、新產品與新服務。作為兩年一屆的機器人行業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的機器人專業展會,本屆IREX展亮點頗多,來自全球的機器人零部件廠商、本體產商和集成商匯聚一堂,涵蓋了工業服務等多個應用類別,而本次中國企業則尤其吸引參展觀眾眼球。
中國速度一直為世界側目,中國機器人發展情況也一直廣受關注,同時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一直都在積極與世界接軌。近年來,中國機器人本土企業經過多年積累后,也開始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獨特技術和相關行業解決方案,在世界機器人應用市場全面爆發的當下,一些具有國際視野的民族品牌也開始積極出海開疆拓土,展示來自中國的獨特技術和解決方案,并在近年來頻頻拿下國外上規模企業的市場訂單。
在本次IREX展上,我們注意到本次中國工業機器人也有一家企業出海,日本IREX展一直被認作為是日本工業機器人企業的主場,東京機器人展是我們機器人領域應該是最專業、最有權威性的展會,而且日本是機器人之都,很多世界機器人企業就在這里誕生,因此很少有人敢于在日本機器人展攖其鋒芒。讓人震驚的是,作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品牌代表企業之一,李群自動化本次就攜自主研發的全品類、9大系列、30款型號產品首次亮相日本IREX展,向全世界展示其創新機器人產品、服務與整體解決方案。

(李群自動化展臺)
是什么讓李群自動化敢于在這個全球性的大舞臺與世界機器人共同起舞?李群自動化作為一家工業機器人代表企業,對于全球機器人市場到底有著什么樣的考量?我們走進了李群自動化本次在IREX展的現場,才發掘到了李群自動化自信的來源。
中國強則民強
一家企業走向世界,無疑背后是一個國家強盛的縮影。在IREX展李群自動化的展位,李群自動化的創始人石金博女士為記者介紹,因為在國際影響力上,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制造的產品和工程質量也在全世界大放異彩,世界越來越多企業也開始接受并相信中國制造的力量。
而在市場上,因為制造需求在中國,非常多中國機器人企業能接觸最前端的需求人群和工程師,因此更能快速地知道客戶要什么,同時能快速地對應市場,從而提供出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可以判斷出中國企業目前走向國外市場,在市場信任度和技術上都有著一定的基礎。
平臺化帶來更大價值
石金博女士很形象舉了一個智能手機的例子來說明目前機器人的發展軌跡。她認為手機產業之所以發展,是因為智能手機屬于一種平臺式的產品,其硬件和軟件都平臺化,有大量的人在上面研究客戶的需求,未來平臺化同樣適用于機器人產業,而李群自動化對此已經有了深度布局。
“我們的想法是也像智能手機一樣,硬件開放、軟件開放,就改變它現有的生態模式,讓更多的人在上面去理解,這個客戶要什么,我應該怎么做讓它更好用。如果把機器人也變成一種傻瓜式的,就像手機,孩子上來就能用,因為已經被充分開發了。”石金博女士強調,目前李群自動化也在不斷簡化編程方式,使得機器人也能夠以開源的方式更容易吸引開發者。

(石金博女士為客戶介紹)
石金博女士補充道:“我們的想法是,如果我把它做成平臺化,未來必然會有足夠人可以在上面去做開發,然后再把這種開發分享出去,機器人有一天就會變成工業消費品的我們所有的生產模式,那些重復的,沒有太多人的附加值的東西,任何人拿個機器人來就能做掉。輕工業行業目前就不斷地去積累人的經驗和人的know how,而開放,是最快的捷徑。”
而如何實現這種開放的平臺式結合,石金博女士也提出了她的看法。“學生在學習原理的時候,他需要去有一些開放性的平臺。另外你要給他提出一些挑戰的課題,他有科研價值。所以他其實選擇國內國外對他來講沒什么差異,反而他更喜歡我們這種可以開放給他們,他們可以在上面做很多事情的。”“教育的目標是什么,我要教育出來能用的人才。那你怎么來考量人才,這是他能夠做出來的東西,能被產業所用的。”她認為和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有開發能力的人,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框架,或許是未來平臺式開發的最好方式。
創新研發,解鎖全自主技術能力
除開頗具亮點的軟件之外,針對李群的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硬件產品,本次展會現場,李群自動化也舉辦了品牌推介會,創始人石金博向觀眾介紹了李群自動化的產品體系。
“從大品類來看,李群自動化擁有全品類的機器人產品,包括六軸、SCARA和并聯機器人等,20公斤以下機器人產品品類齊全。其中最有價值的特點是全系列自主研發,如新一代驅控電一體控制器系統。李群自動化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能夠配合終端客戶進行多種工藝開發。”石金博提到,李群自動化始終尊崇高品質的工業標準,并且致力于不斷提升機器手的穩定性能,尤其在如何把機器人的系統功能做得更加智能化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
石金博表示:“從李群自動化的角度來說,我們從應用層到頂層都在同步進行創新性研發,從機器人的設計、系統、控制、應用整套系列,都擁有全自主開發的技術能力。”
但提到中國與日本企業在產品核心技術的差異,石金博也坦誠差異,她對記者表示:“這個我們必須得承認,我們中國企業才做幾年,人家做幾十年了,憑什么能去比人家好,都需要時間積累與突破。但是李群通過不斷地自主研發,目前能做到一定水準,我們確保你肯定可以用,穩定性上我已經都做到了。然后我的自研體系會支撐我不斷地更新,不斷地完善,最后達成目標。”
李群自動化的研發人數已經將近100多人,對技術團隊每年大約有25%的研發投入。李群自動化身上這種對于自主研發的堅持,和華為很相似,而這種堅持自研的精神,無疑是中國企業能夠蓬勃發展的根本。

(李群自動化全系列產品線)
開拓領域,助力工業制造智能化升級
同時,據了解,李群自動化產品中的分布式控制系統架構,完成了對機器人的控制升級,該系統克服了過去工業機器人控制器所面臨的體積大、成本高、數據傳輸速度慢、結構復雜、可擴展性差等挑戰,真正實現驅控電機(械)一體,這不僅適用于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更能支持 CPS 系統的構建。
在未來,更深入的智能化需要全行業的力量,從采集、連接、上傳到優化打通的全數據鏈,實現生產制造智能化升級。最終通過架構去讓機器人有更多的計算能力,通訊能力,也讓機器人能夠去適應數字化對機器人的需求。

(李群自動化現場DEMO展示)
工匠精神,賦予客戶更多價值
“李群自動化的定位是圍繞著自動化行業做核心技術和產品的公司,為全球制造企業提供卓越的機器人產品和服務,我們更愿意在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上做投入和開拓。”石金博在推介會上談到,李群自動化是一家尊重并擁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公司成立8年來,經過在中國市場的不斷錘煉打磨,不僅產品可靠、質量一流,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獨特定制服務,配合底層算法,節省硬件與人力成本,以超高柔性賦予產品更多可能性,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型代表企業,李群自動化現已實現布局全中國、輻射東南亞與韓國的戰略覆蓋。此外,圍繞機器人核心技術發展機遇與挑戰,智能制造未來遠景等,石金博與參會嘉賓分享了李群自動化最新創新成果,深度探討工業機器人產業的新技術與新機遇。在現場展出的李群自動化系列產品與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嘉賓駐足參觀和了解。
市場與機遇
最后,記者問到關于2019年市場比較差,國內工業市場價格戰很厲害的問題,詢問海外市場的機遇,石金博女士也談了她的看法。
她說:“第一,我既不認為市場有多差;第二,我也不認為,海外市場他一直在那里,中國市場也一直都在那里。我們只是因為18年、19年宏觀經濟的回落,其實導致的是一些簡單的投資被縮短。新能源這些熱錢的投資熱了,導致機器人這種很簡單的應用少了。但實際上機器人就是賦能性的產品,機器人幫客戶提高了效率,節省了人工,企業自然就會用,跟經濟好不好無關。”
石金博補充道:“而國外市場其實會有一點影響,因為中美貿易催生了很多東南亞國家的新投資熱,但還是要回歸的。從我的角度上,制造業在中國這件事情,還是有一個很長期的壟斷地位的。因為所有的投資是上下游要一個生態的,不太可能把中國所有的制造業都出去。那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海外市場其實還會回歸,他本身的需求在那里,你怎么去提升他的效率問題。所以我們通過數據好而分析,去猜測他市場提升了,或者市場降落了,我更覺得是應該關注,我們什么時候產品成熟能夠解決客戶問題,因為市場就在那里,只是我們沒辦法拿到和解決。”
而她也提到,目前李群機器人著重布局兩個驅動力來解決這些問題:一是新產線的投資。二是提升效率。“我們只要能夠在技術上和實施上一個一個去深入,讓這個提升效率的模型成立,市場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石金博自信,只有以技術和研發為核心的企業,才能無論在未來遭遇到什么樣市場風浪,都能平穩遠航。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