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研院青年突擊隊硬核科技防“疫”
2020-3-30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

機器人戰疫青年突擊隊花一周時間研發出防疫輔助機器人“航航”。
“小姐姐,聽說您不太舒服,您有沒有量體溫呢?”“您最近有沒有接觸過新冠肺炎的確診或疑似病人呢?”“都沒有的話,請您別擔心,要放松心情!”循著清亮的女童聲看過去,說這話的不是白衣醫護人員,而是一個一米高左右、白色外形、笑瞇瞇的防疫輔助機器人“航航”。
“航航”身后,是深圳航天工業技術研究院的青年突擊隊員日夜奮戰的故事。這些年輕的志愿者們,充分發揮各自專長,用硬核科技抗“疫”。不僅在短時間內開發出防疫輔助機器人,還開發出“小鮮健康”APP信息化平臺,在航天科創云平臺建立起“疫情防控服務專區”,助力300余家中小企業復工。
11個人一周寫了5萬行代碼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航天工研院成立了三支戰疫青年突擊隊,包括信息化戰疫青年突擊隊、科創云戰疫青年突擊隊、機器人戰疫青年突擊隊,以科技創新為疫情防控多方位助力。
這款能說能唱的“航航”,來源于航天工研院的孵化企業深圳航天科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它的誕生只花了一周時間,是三支青年突擊隊的代表作品。
機器人戰疫青年突擊隊的11名隊員,以“錯誤歸零”的態度反復調試,每天只休息3、4個小時,最終在一周內寫出了疫情防控模塊,研發出防疫輔助機器人“航航”。
“航航”是智慧型防疫輔助機器人,可以在醫院服務大廳、住院病房為市民提供7×24小時的專業疫情防控信息查詢,疫情防疫相關政策的宣傳、普及等服務。同時,可在無接觸的情況下,查看病人電子病歷,影像資料,調取檢查報告、安撫病患情緒,自動巡查病房等。目前,“航航”已投入一些醫院使用,成為了沒有感染風險的“小戰士”。
“有時我們靠一碗泡面,能寫下1000行代碼。”機器人戰疫青年突擊隊王可佳告訴記者,“我們將專業醫院的準確資料和防疫科普信息錄入到數據庫,根據不同情境的問題,設置30到50個答案。根據最新統計,‘航航’的代碼已經有5萬行。”
“在‘航航’之前,航天科創已經推出類似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在政務服務大廳、銀行、博覽會館等地進行講解、引導等服務,這次疫情也是一次提升機器人性能和拓展應用場景的機會,能為疫情防控做出一點貢獻,我們深感光榮與自豪。”深圳航天科創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年突擊隊隊長李宏說,11名主攻開發“航航”的突擊隊員,因為疫情的影響,部分困在家里只能線上辦公,都充分發揮“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克服生活困難潛心研發,最終于2月上旬研發出“航航”。
打通中小企業復工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以信息化手段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信息化戰疫青年突擊隊20余名隊員在一周時間內,開發出“小鮮健康”APP,包括健康報告、行程報告、疫情上報、健康統計、物資動態等模塊,開發了人力地圖、人員流動信息系統,并包含周邊疫情、公共交通工具同行追蹤等功能服務,實現員工在線管理和動態行程管理,保障了公司數千名職工健康復工,并將相關模塊免費提供給生態企業使用。
科創云服務戰疫青年突擊隊的19名隊員,則自愿放棄春節假期,全員遠程協同,對疫情影響進行反復需求分析,也在一周時間內完成設計、部署及測試,及時在航天科創云平臺建立起“疫情防控服務專區”,包括“便民服務指南”、“抗疫政策措施”等五大服務模塊,助力300余家中小企業復工。
記者看到,在“抗疫政策專區”中,云平臺運用“諸葛政策”系統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實時的跟蹤并整合全國各地針對中小企業疫情的扶持政策,通過智能匹配直接推送到中小企業,加速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幫扶政策落地。
李宏說,在疫情初現時我們注意到市場上防疫物資迅速變成緊缺狀態,中小企業可能存在采購能力較弱、儲備不足的情況,科創云抗“疫”突擊隊迅速網羅資源,設立緊急物資供需發布、在線申請渠道,為深圳、成都、南昌、寧波、重慶等五地近200家生態企業,免費提供防疫物資包,總計14000余件,此外,還攜手“華大基因”為企業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熒光PCR法)自篩服務,覆蓋深圳、成都、南昌、南京、重慶、寧波六大城市,支撐企業應急需求,為孵化企業安全有序復產保駕護航。 ——記者 方慕冰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