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范、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機器人研發部經理孫寧:打造更多為人民服務的“鋼鐵俠”
2021-1-12 來源:-- 作者:-
打造更多為人民服務的“鋼鐵俠” ——記全國勞動模范、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機器人研發部經理孫寧
一臺通體雪白的小機器人,口吐“仙氣”便可殺滅病菌無數;一臺看似小巧的機器人,可輕松拖動1000公斤的水帶向縱深挺進;一臺泡沫滅火機器人,能瞬間讓上百平方米的廣場成為泡沫的海洋……這些形態各異、功能奇特的機器人都是專門為執行特殊任務所設計,這都出自33歲的機器人研發工程師孫寧之手。
“研究機器人就是我最大的興趣,我要把他們變成守護人類的‘鋼鐵俠’。”過去5年間,孫寧團隊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加速前行,將特種機器人技術逐步拓展到應急救援、礦山和石油石化等多個領域,研發出的53種特種機器人成為了國內外多個領域搶險救援的“急先鋒”。日前,他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3個月研發 第一款消防機器人問世
孫寧初中時,同學的父親因所在的煤礦發生安全事故,永遠失去了一只胳膊。他便暗下決心:“將來我一定能發明出一種機器人,把人從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
懷著年少時的夢想,2012年,研究生畢業的孫寧回到唐山,始終沖在機器人研發項目的第一線,憑借過硬的技術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迅速成長為機器人研發部骨干專業技術人才。
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物流倉庫爆炸事故,公司研發防爆消防機器人的任務隨即交到了孫寧團隊手中。對他來說,第一次集成研發特種機器人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沒有參照物、沒有技術經驗,當時團隊立下了“軍令狀”——3個月做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消防機器人。
經過查閱了200多篇相關論文,形成十幾個方案,做了數百次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3個月,首款防爆消防機器人研制成功。較之國外同等搭載每秒80升水炮類機器人產品,孫寧團隊研發的機器人重量僅為他們的一半,體積是他們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這款機器人具有更強的復雜環境通過能力和狹小空間的工作能力,被中國科學院認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6年,他主持開發的消防機器人參加故宮博物院消防演練,由于表現出色,被媒體贊為“新時代的紫禁衛士”。此后,消防機器人系列產品逐漸占領國內70%以上同類市場,先后出口多個國家。
打通最后一公里 開發全特種機器人
如何加速打通從設計到交付的“最后一公里”?孫寧善于從既有研發成果中尋找關鍵技術,充分激發團隊自主創新的活力和積極性。
“每個機器人都像我們的孩子一樣,要傾盡全力為‘他們’增長本領。” 2018年,市場上的特種機器人技術水平普遍落后,團隊要從環境適應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實現質的突破。同年,他從巡檢機器人開始,將研發領域拓展到公司的全部特種機器人產品。
巡檢機器人需要代替救援隊,深入溝壑縱橫的地形里全速奔馳。參照坦克車輛上的克里斯蒂減震懸掛系統,孫寧研發出了插齒型履帶,使機器人能在草地、沼澤、雪地、廢墟、煤礦、油田等多種地形上快速移動,將為搶險救援贏得寶貴時間。
開發輪式巡檢機器人雖然只用了短短一個多月,但在這個過程中,孫寧團隊不僅掌握了特種機器人二次開發的所有流程和關鍵技術,更為承接其他機器人項目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襲,2月20日,孫寧臨危受命,投入到室內防疫消毒機器人的研發中。
為了加快研發的速度,孫寧團隊先給機器人安上了關鍵部位——“眼睛”和“心臟”:公司輪式巡檢機器人的激光定位導航技術已經是成熟的技術應用,解決了防疫消毒機器人的“眼睛”問題。“心臟”就更好說了,連接上特種機器人的通用供電模塊就輕松解決。以通用平臺為依托,再裝上霧化消毒系統。一個室內防疫消毒機器人的雛形便在9天內誕生了。
項目組緊接著組裝、調試。去年3月20日,首臺室內防疫消毒機器人就交付到客戶手中。這款機器人不僅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充當著技防疫情的“主力軍”,又出口到加拿大等國,助力國外的抗疫工作。
“創新不設限” 帶領研發團隊勇敢闖關
創新工作不是一個人的事,解決難題,需要團隊成員勇挑重擔、精益求精。
面試工程師時,他不僅會拋出很刁鉆的問題,偶爾還賣關子:“你可能不適合這個崗位。”如果對方流露出畏難情緒、不再追問或者表態,往往面試失敗。而那些渴望繼續學習、繼續努力的人則更有機會和自己并肩作戰。
孫寧用“創新不設限”作為帶隊的口頭禪。研發輪式巡檢機器人時,國內的初代產品重達550公斤,電池的續航能力根本達不到一天,如何給機器人減重一度成了團隊攻堅的核心課題。
孫寧從核心原件下手,研制出國際首創的本安云臺,讓終端執行元件減重75%。團隊成員各展所長,優勢互補,執行裝置本安化的設計理念,實行了一整套防爆機器人小微化的方案,使輪式巡檢機器人的體重減輕了60%。“瘦身”后的巡檢類機器人真正走進了礦井下和石化廠站,取代了大量的高危、重體力、高強度的人工崗位,為我國的全面礦井自動化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和裝備保障。
“創新助力了各式各樣‘鋼鐵俠’的誕生,表象是技藝,實質在精神,永不妥協是基礎,創新突破是關鍵。未來,我們一定會在更多的危化場所實現‘機器換人’!”孫寧信心滿滿。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