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助力中國智能交通出行轉型變革
2017-4-19 來源:博世力士樂 作者:Rolf Bulander 博士
第17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發言:
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歡迎來到博世展臺。如果有一樣東西能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我相信那一定是對汽車的熱愛,每年的車展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場盛會已經被列為全球汽車行業的重要活動之一。每年我都會來參加,并且每一次都會被龐大的參觀人數和現場所展示的各種最新的汽車技術所震撼。
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迅猛,在這里,每年有大量的新車上路,為智能交通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而上海車展,就像一個窗口,向我們清晰地展現了這個瞬息萬變的汽車行業。博世自身也不斷致力于提供各類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并且攜手本土合作伙伴,共同實現未來出行“零擔憂、零事故、零排放”的愿景。接下來,就讓我借此機會和大家一起回顧博世近期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我們的本土化戰略是如何推動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在華的積極增長。
本土化戰略驅動汽車業務在2016年實現強勁增長
過去的十多年里,快速增長是幾乎所有中國經濟指標的代名詞,中國汽車行業的表現也不例外。2016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雙雙攀高,增長約14%。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也同樣在華取得強勁增長,2016年事業部創造了663億人民幣(約合90億歐元)的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23.5%。這一增長也有力推動了博世全球汽車業務的總體表現,2016年集團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銷售額增長5.5%,達440億歐元,遠高于全球汽車市場平均增長。
對于博世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16年,博世在華投資總額達到49億人民幣(約合6.7億歐元),擁有21個汽車生產基地和12個技術中心,再次印證了博世根植本土市場的堅定決心。盡管今年的中國汽車市場預期增長將有所放緩,但博世仍持續擴大在華投資,已經推進多項新工廠開業和擴建項目。去年,博世電子驅動事業部長沙工廠完成擴建;博世汽車部件蘇州工廠新研發大樓奠基。今年四月,博世汽車電子事業部在常州武進的新廠落成啟用,為亞太市場提供汽車自動駕駛和互聯領域的電子產品與服務。位于蕪湖的汽車多媒體事業部新廠也將于今年九月正式開業,未來將主要生產儀表盤、信息娛樂系統以及互聯控制單元。
博世積極塑造交通出行的轉型變革
《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為汽車行業提供了眾多機遇,汽車行業也被列入中國制造業升級第一階段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去年10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發布,把提高燃油經濟性、降低排放以及推廣互聯自動駕駛汽車作為重中之重,這些環保、安全的目標和博世致力構建的未來駕駛愿景相互契合,為博世汽車業務的在華發展帶來良好前景。與此同時,博世正憑借在多樣化動力總成解決方案上所擁有的豐富經驗和技術專知,以及各種極具前瞻性的自動化、互聯化汽車技術積極引領變革。
現在,就讓我向各位介紹一下博世是如何加速創新,并通過自動化、互聯化、電氣化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來實現“零事故、零排放、零擔憂”的美好未來。
讓自動駕駛走進千家萬戶
如今,博世正努力將自動駕駛從科幻小說帶入現實。去年,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速度驚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最快在2020年初,配備人工智能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就會走進千家萬戶。為實現這一目標,博世將投資3億歐元新建人工智能中心,為研發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互聯解決方案提供基礎。
與此同時,博世與計算機及汽車領域的幾家巨頭也展開了積極合作,例如我們正同美國高科技公司英偉達共同研發一款用于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人工智能車載電腦,預計最晚在2020年代初,這臺電腦將正式投入生產。此外,博世還攜手戴姆勒計劃在2020年代初推出適用于城市道路的完全自動駕駛及無人駕駛系統,其中一項目標是開發并推出可迅速投產的系統,幫助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城市的交通狀況下行駛。
在中國,博世和本土伙伴積極合作,以推動自動駕駛在中國的進一步落地。就在兩天前,博世正式宣布了與國內三家領先的地圖供應商百度、高德和四維圖新展開合作,共同為國內自動駕駛車輛研發一款精準定位服務“博世道路特征”(Bosch Road Signature)。該合作主要集中在高精地圖及定位解決方案方面,其中定位解決方案是由最新的攝像頭定位服務和獨特的毫米波雷達定位服務組成。值得一提的是,博世在此次合作中采用開放兼容的模式,這也意味著這項定位服務在未來能夠無縫集成到不同主機廠的任意一家高精地圖中。
隨著汽車擁有率的快速提升,另一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停車問題。為此,博世在中國建立了全新的團隊,從去年開始致力于互聯泊車技術的研發應用。目前,博世正與國內多家整車廠合作推出這方面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互聯駕駛:物聯網世界的重要一環
隨著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移動技術和網絡互聯同樣取得重大飛躍,這無疑也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和汽車以及身邊的各種設備進行交互。我們預見,在未來,汽車將成為人們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第三大生活空間。因此,博世正在研發全新的人機交互界面,來充分發揮互聯駕駛的各種優勢。等一下大家可以在展臺上體驗到我們最新的未來駕乘概念車,親身感受一下集安全和愉悅于一體的駕乘體驗。與此同時,我們還和全球領先的通信技術供應商華為以及英國移動網絡運營商沃達豐聯合對車聯網通訊技術LTE-V2X進行了路測,這一技術能實現車與車之間直接且無延遲的數據交換,從而優化交通流量,降低事故率。
互聯汽車服務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全新推出的博世汽車云套件就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它能夠為汽車制造商以及所有汽車服務提供商提供一個軟件平臺,并配備綜合的集成式工具包,為駕駛者開發更具個性化的服務。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到2020年,遠程通訊互聯終端整車裝備率要達到50%。為此,互聯解決方案和服務在未來對中國汽車市場將變得尤為重要,今年三月底,博世與國內一家領先的第三方緊急救援管理提供商遠盟康健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在中國推出“i救駕”緊急呼救系統,這一服務結合了內置傳感器技術的博世后裝型eCall自動緊急呼叫系統和遠盟康健的全國緊急救援服務網絡,為中國車主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但對博世而言,互聯技術的應用絕非僅限于四輪汽車,而已延伸到兩輪電動車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輪電動車市場,占據超過90%的全球產量,即每年有兩千萬輛兩輪電動車在中國生產并銷售。在此次車展上,博世推出的首款智能電動車系統,將硬件和軟件相結合,能夠為駕駛者帶來多重智能互聯功能。電動車行業領導品牌愛瑪將成為首家搭載博世智能電動車系統的兩輪電動車廠商,其最新應用車型將于2017年上半年正式對外發布。
電氣化和先進動力總成技術助力汽車未來零排放
當突破性技術不斷推動著交通出行零事故、零擔憂的進一步實現,而另一方面,人們對于運用環保、可再生能源的綠色出行模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生產約兩千萬輛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為滿足這一龐大的未來市場需求,博世為電動化交通設立了專門的業務單元,并有約1,800位博世專家專研其中,全力推進電動化交通出行在未來的技術發展。僅為在電動化交通領域實現突破,公司就每年投入4億歐元。博世是全球唯一對目前和未來電池電芯技術進行研究的傳統汽車技術和服務供應商。
然而,電動交通的時代不會轉眼即至。預計到2025年,全球80%以上的新車還將由柴油或汽油驅動,而越來越多的客戶也正在尋求更多樣化的動力總成系統解決方案,為應對這一需求,博世設立了全新的動力總成解決方案事業部,將不僅包含公司在電動化交通領域的所有業務,還將包括目前的汽油系統和柴油系統業務。未來,博世將由此能夠為現有和新的客戶提供各種動力總成系統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中國,環境污染問題成為一大主要的健康隱患,對于環保出行方式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汽車尾氣治理又一次被列為重要的政府工作目標。博世持續致力于內燃機優化,為中國汽車制造商提供更多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應對當前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展臺后方,大家就能看到多種多樣的具有創新性的動力總成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汽油直噴系統、滿足歐六排放標準的共軌系統和尾氣后處理解決方案,以及天然氣動力總成系統。博世在電氣化領域的創新性技術可滿足從輕度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到純電動車動力總成的廣泛產品需求。目前,博世已經與國內眾多汽車制造商就這些技術領域展開合作研發和應用。
結語
女士們、先生們,博世始終堅信每個人都應享有便捷、舒適、安全的出行方式。我們在電動交通、動力總成系統、互聯自動駕駛領域所取得的技術進步與突破,在幫助自身邁向智能交通愿景的同時,也不斷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實現減排目標并創造更安全的駕乘體驗。通過和本土企業的緊密合作,博世不斷創新突破的技術與解決方案也將為汽車產業的轉型變革作出突出貢獻,進而提升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品質。
圖片資料:

01_博世展臺全景

02_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部門主席Rolf Bulander博士現場發言

03_Rolf Bulander博士為媒體朋友做展臺介紹

04_全球首款兩輪智能電動車系統

05_博世未來駕乘概念車

06_博世后裝型自動緊急呼叫系統
謝謝大家。
第17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
2017年4月19日
以會場發言為準。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