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行業并購達人埃夫特負業績過會,疫情過后的長期值得看好!
2020-4-15 來源:中國機器人網 作者:-
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埃夫特”)科創板上市之旅始于去年6月26日,為安徽省第二家申報科創板企業。據上交所官網消息,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5次審議會議于4月13日上午召開,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審議會議結果,同意埃夫特首發上市。

上市之前
在科創板多元化的上市標準吸引下,埃夫特大膽“報考”科創板。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2億元、13.14億元、12.68億元,鑒于報告期內尚未盈利,故埃夫特選擇第四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本次公司擬募集資金13億元,將全部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工業機器人研發項目開展。
埃夫特屬于智能制造裝備行業,注冊地為安徽,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機、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2015-2018年,埃夫特多關節工業機器人產銷規模在自主品牌多關節工業機器人企業中排名前三,其中,2017年度的銷量占國產品牌多關節機器人的11.85%,2018年度銷量(包括系統集成自用)占國產機器人9.77%。不過,根據埃夫特披露的財務數據,自2016年以來,公司已連續四年虧損。由于凈利潤連續虧損,埃夫特能否支撐起30億市值一度成為此前圍觀群眾認為影響過會的最大懸念。

上市背后
埃夫特前身為蕪湖奇瑞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經歷多次增資、股權轉讓以及海外并購之后,自奇瑞體系中脫離出來,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蕪湖市國資委,美的集團、奇瑞汽車旗下奇瑞科技、深創投等,以及明星私募云集公司股東榜。
招股書披露,埃夫特背后“明星”股東。除蕪湖遠宏、遠大創投、奇瑞科技、建信投資、深創投5個國資股東外,以及意大利WFC、CMA的PhindaHolding、SergioDellaMea、MarcoZanor三名外資股東。除此之外,知名私募基石資本也出現在股東名單前列。基石資本旗下基金信惟基石、馬鞍山基石分別持有公司15.3%、4.6%股份,合計持有埃夫特19.9%股份。

盡管有多家“明星”股東簇擁支持,不過依然難改埃夫特負利潤沖刺科創板事實。上會稿對2017年和2018年財務數據進行修訂,2018年凈利潤由612.24萬元下修至-2211.07萬元。2019年,埃夫特實現營收12.6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268.28萬。
同時,在真正代表盈利能力的扣非凈利潤上,2016年—2017年分別為-8123.17萬元、-1.25億元、-1.70億元和-1.14億元,4年合計虧損4.9億元。截至2019年末,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55億元。
公司原預算2020年稅前利潤將實現扭虧為盈,但由于受境內外疫情影響,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億至2.8億,同比變動比例為-19.10%~-1.51%,若疫情持續惡化,2020年營業收入將進一步下降。
審議回顧
據財聯社記者報道,科創板具有較大的包容性,此前已存在尚未盈利企業成功過會的先例,有部分財經媒體對于埃夫特而言是比較樂觀的。
昨日上市委審議過程中,公司未來可實現盈利的前瞻性預測分析列入需要落實的三個審核意見中,上市委要求公司在“重大事項提示”中進行披露。同時,由于公司六成以上營業收入來自境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口外貿面臨嚴峻挑戰。根據商務部消息,外貿企業普遍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等諸多問題。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經營及持續經營能力的不利影響也引起上市委重點關注。
2015年以來,埃夫特開始頻繁進行境外收購以快速獲得相關技術。在“自主創新+海外并購”的“雙輪驅動”戰略下,公司先后收購噴涂機器人制造及系統集成商CMA、通用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商EVOLUT、中高端汽車白車身焊接系統集成商WFC等,并在國內合資設立多家合資公司,以獲取它們在機器人噴涂、打磨、拋光以及焊裝領域的技術,以上4次海外并購合計并購金額為1.45億歐元(約合10.2億元人民幣)。對于技術的執著也成為此次埃夫特過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連續的海外并購,使埃夫特海外營收占比較高。2017年至2019年,公司國外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74億元、8.05億元和8.0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50%、61.91%和64.22%。在頻繁海外并購之后,埃夫特卻也積累了巨額商譽。截至2019年末,公司合并報表商譽賬面價值為3.73億元。而報告期內,WFC和EVOLUT均因經營業績波動而造成商譽減值。其中EVOLUT已經累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合計4435.29萬元,WFC已經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03.99萬元。
此外,還有收購WFC產生的客戶關系的賬面價值為1.96億元,目前攤銷年限剩余年14.59年。對此,公司表示如果外部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經營決策失誤,商譽及客戶關系將可能存在減值風險。而WFC在近年來在營收、凈利潤以及毛利率上均在較大波動。
2016-2019年,WFC營業收入分別為6.67億元、4.31億元、4.94億元及5.9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935.85萬元、-533.3萬元、-1887.50萬元及2529.44萬元,毛利率分別為27.51%、18.95%、11.47%、17.95%。
對此,埃夫特解釋稱WFC屬于汽車行業上游,2018年汽車行業整體發展經營下滑,導致整車廠普遍對上游供應商的成本控制趨緊,從而影響了毛利率,與此同時截至2019年末,埃夫特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余額7990.35萬元,單項計提壞賬準備7607萬元,均系報告期及以前年度壞賬風險較高的單位,共涉及超過14個項目,其中公司應收新能源汽車行業客戶較多。符合目前對于行業的整體認知。

埃夫特在上會稿中透露了相關情況。2019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境外收入占比為64.22%,歐洲、南美等區域經營主體受疫情影響較大。其中,公司境外子公司CMA、EVOLUT、WFC注冊地均位于意大利,3家子公司在歐洲地區的業務銷售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超過40%,而歐洲地區業務上下游公司出現大面積停工狀態,預計第二季度歐洲地區經營主體將受到較大影響。同時,隨著波蘭、巴西、印度等國家疫情發展,埃夫特當地控股子公司已陸續進入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公司坦言,由于全球疫情蔓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上述境外子公司復工復產時間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埃夫特已計劃將海外訂單的設計和生產制造轉移至國內,以減緩疫情帶來的沖擊。截至3月末,埃夫特在國內的業務以及上下游客戶已基本全部復工。
上市委員會出具的審核意見中,要求埃夫特補充披露疫情對公司經營及持續經營能力構成的不利影響。埃夫特稱,其國內業務在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疫情對于國外業務的沖擊將自二季度逐漸顯現。但埃夫特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在手訂單16.21 億元。公司原預計2020 年稅前利潤將實現扭虧為盈。若境外無法有效控制疫情,公司境外經營將無法恢復正常,經營業績將持續受到較大影響,甚至影響以后會計年度。
由于春節后延期復工,今年一季度,埃夫特機器人銷量預計下降25%-35%。去年,該公司共銷售了2179臺工業機器人,創下公司歷史新高,其中新并購的三家意大利公司貢獻了埃夫特約三分之二的營收。埃夫特目前有1451名員工,接近半數位于境外。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